(接前文)
三、評論
移民人權在美國起步雖稍晚,但其實也已經累積了不少論述。Kevin Johnson是其中的重要人物。本書一方面與其他移民人權的法律論述一般,著重歷史、文化敏感度,以及移民歧視與種族歧視的關係;但同時也提出了新穎而有說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5-11 01:00:00 |
這是一篇書評,刊登於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」第61期,pp.417-431(2006)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移民:民權的漏洞,還是民權的延伸?
—評介Kevin R. Johnson的The “Huddled Masses” Myth: Immigration and Civ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5-10 01:00:00 |
日前帶領約三十名學生前往抗議高學費政策的政大研究生林柏儀,遭警方以違反集會遊行法為由起訴,這件案子已經於四月十二日第一次正式開庭,接下來也將於五月三日第二次開庭,在此,筆者嘗試提出我對於這件事情的一些淺見,也希望,可以呼籲更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5-10 01:00:00 |
一、有所謂「第四權」之存在嗎?─ 記者是否應與一般人民同視?
美國聯邦第一條正條款規定:「國會不得制訂任何...箝制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...之法律」,條文除「言論自由」(freedom of speech)外,另加上「出版(印刷)自由」(freedom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5-09 01:00:00 |
在憲法中,總統真正的實權之一,就是擁有人事同意權。總統提名行政院長,不需要立法院同意,除此之外,考試院正副院長、委員,司法院正副院長和大法官,監察院正副院長、委員、審計長等人,都是總統提名,然後交給立法院行使同意權。故五院裡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5-07 01:00:00 |
(接前文)
我擬以學者兼民權運動者Mari Matsuda的「雙元策略」(duality)來回答這個問題。所謂的雙元策略,是一種遊走於「體制內」與「體制外」的法律思維。一方面,我們應該要知道法律在歷史上、現實上,往往被用來鞏固現狀,壓迫弱勢群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5-03 01:00:00 |
(接前文)
肆、他山之石—美國的社運與法律人參與
一、現象面
美國的律師(泛指從事法律工作的人,也包括法律教授)數量多,而從事業務之範圍也相當多樣。依據2004年的統計,全美律師計有1,084,504人。[15]職業的範圍,則包括私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5-02 01:00:00 |
(接前文)
參、台灣律師界參與社會運動之狀況
要說律師不參與社運,或許有許多打拼多年的前輩會很不服氣。「美麗島」事件,以及之後的律師辯護團,不都是冒著身家性命危險,在街頭或法庭為台灣民主打拼嗎?在一些著名的勞工、環保或其他社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5-01 02:00:00 |
壹、前言
由於律師考試將「律師性格與國家領導」設為作文題目,一時之間,「律師性格」、「律師誤國」之類的標題,似乎又成了熱門話題。台灣社會對律師(乃至所有的法律人)愛恨交雜的矛盾情緒,也展露無遺。到底「律師」這門專業,這群人才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4-30 01:00:00 |
一、為什麼需要政府機關
(一)政府為了幫助人民解決生活的問題而存在
政府的存在,是為了幫助人民解決生活上的各種問題,而且這些問題是個人所難以解決或不願去解決的,所以只有藉助於專業的機關和人員為大家解決。為了使這些專業機關和人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4-29 01:00:00 |
城仲模大法官緋聞案一出來,平常熱愛罵大法官的我,在案情未明朗之前,卻不太敢發表意見。奇怪的是,平常不罵大法官的大家,卻一窩蜂的搶先罵。讓我看了實在汗顏。什麼時候大家那麼敢罵大法官了?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4-15 01:00:00 |
華磐公司控告泰勞的事件,又讓社會大眾憶起高捷事件中這批飽受剝削、壓迫,甚至虐待的泰國移工。政治人物與社會清議紛紛痛批華磐「吃人夠夠」。但請別忽視根本的結構問題:在台灣的「外勞」與「外籍配偶」之所以屢屢傳出各種受虐事件,很大的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4-05 01:00:00 |
1971年4月,美國將琉球以及包括釣魚台列島在內的南西群島移交日本,海內、外乃爆發保釣學生運動。保釣運動的熱情更迅速轉化為期待國民黨政府落實政治革新的壓力。中國文化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周道濟發表《我國中央民意代表的新陳代謝問題》,引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3-21 01:00:00 |
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》在實效上,於動員戡亂時期具有位階高於《憲法》的效力。過去憲法學界喜歡爭論《臨時條款》的法律性質,最後總有戰時憲法和憲法破棄兩種極端的見解出線。其實,從實效性來看,它不折不扣是戰時憲法。因為,它的內容對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3-20 01:00:00 |
在世界冷戰結構中形成的台灣黨國威權體制,在東亞、蘇聯、東歐民主與獨立浪潮的衝擊下,順應時勢,從善如流,而於冷戰結構瓦解、世界新秩序重組全球化的時代來臨之際,進行由上而下一黨領導的變革,在公元1990年代,歷經六次的修憲,終結了動 ......(詳全文)
2006-03-19 01:00:0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