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原載律師雜誌第274期號,第43-59頁,2002年7月)
三、美國法律服務管制與反托拉斯法的互動
由各州律師公會所制定出來的管制措施,實際上有許多管制措施確是不必要的,其未必能夠確保律師能力,卻相當程度的阻礙法律服務的市場競爭。由於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6-20 01:00:00 |
(原載律師雜誌第274期號,第43-59頁,2002年7月)
壹、前言貳、法律服務管制與市場競爭 一、法律服務的特性與管制之需要 二、管制措施限制競爭三、美國法律服務管制與反托拉斯法的互動 (一)豁免於反托拉斯法的規範 (二)開始適用反托拉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6-17 01:00:00 |
(原載律師雜誌第274期號,第43-59頁,2002年7月)
二、律師證照
關於律師考試的爭議,主要有兩個,一個是考試的內容及評分標準,一個則是單一證照制度的問題。
(一)考試內容與方式
美國的律師考試是由各州的律師公會自行出題,通常出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6-14 01:00:00 |
(原載法令月刊,2003年8月)
(3)買賣不破租賃的類推適用 關於前述問題,實務上是以有無適用第四百二十五條為討論方向 [34]。實務上對於出租人非所有人的情形,早期一律以構成要件不合,否定有民法第四百二十五條的適用,比如最高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6-13 01:00:00 |
(原載法令月刊,2003年8月)
肆、檢討租賃物權化 如果上述的想法可以成立的話,接下來我將檢討所謂的租賃物權化。 一、物權化? 我認為,當初在設計民法時,就應該把租賃契約中某些條文(例如第四百二十九條第二項、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6-11 01:00:00 |
(原載法令月刊,2003年8月)
參、物權與債權的區分 最令我感到困惑的是,既然有四百二十五條,為何不把租賃規定在物權編,反正它有對世效力。倒底我們是以什麼標準來區分債權和物權的?是說只要關於物的權利,都算是物權?還是只要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6-07 01:00:00 |
(原載法令月刊,2003年8月)
二、登記與對世效力的關係 當然,我既然在A物上設定物權,當然希望對A物主張權利,不管A物到誰的手上都一樣。假設今天A物跑到某甲手上,我基於物權的對世效力向某甲主張,對他而言,權利受到限制,但是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6-04 01:00:00 |
(原載法令月刊,2003年8月)壹、前言 貳、物權的對世效力 一、何謂對世效力 二、登記與對世效力的關係 1.既判力的主觀範圍 2.共有人分管契約 3.小結 三、物權法定主義與對世效力 參、物權與債權的區分 一、判斷一:關於物的權利 二、判斷二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5-30 01:00:00 |
參、理由二:女性要生育,男性不必
由上面的分析可知,若以體力為由而主張女性不用當兵,不但不合理,也通不過憲法上平等權的檢驗,姑且認為大法官的所謂「生理上的差異」不是指體力,那麼剩下的,應該就是女性生理上與男性最不同之處,「女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5-05 01:00:00 |
貳、理由一:體力上無法負荷
第一個女性不用當兵的理由是,女性體力較男性差,無法負荷兵役的勞動要求,所以不用當兵。這個理由在替代役出來後,已經不成為理由,因為許多身體患有特殊疾病或是體力較差的男性,一樣也要去服替代役。不過,筆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5-01 01:00:00 |
(憲政時代第28卷第1期,第46-65頁,2002年7月)
壹、前言貳、理由一:體力上無法負荷 一、女性體力差? 二、體力是合理的目的嗎? 三、女性可以選擇自願當兵 四、女性的生理期五、以美國Rostker v. Goldberg案為借鏡(一)Rostker v. Goldb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4-28 01:00:00 |
三、非法律人擔任大法官的缺點
對於筆者所提出的建議,可能會有一些現實上的困難,或其他的缺點,而遭致批評。因此,以下即預先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些討論、辯護。(一)統一解釋法令
由於我國大法官不只有作憲法解釋,還負責統一解釋法令的工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4-21 01:00:00 |
肆、大法官一定得由法律人擔任嗎?
一、大法官的選任背景
關於大法官是否一定要由法律人擔任的問題,中外學界都有人討論過 [47],不過,在台灣並未引起激烈的爭辯,大部分的人都本能地認為,大法官本來就該由法律人擔任,甚至,連留學法國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4-17 01:00:00 |
參、憲法的台灣化 [12]抑或西方化?
一、大法官的解釋風格
我國大法官解釋引進德國諸多法治國原則,以及德國公法上的各種理論。例如比例原則(德國)、授權明確性原則(德國)、公法契約(德國)、制度性保障(德國)、人性尊嚴(德國)、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4-14 01:00:00 |
初稿2002/10/31 本文於2002/12/13發表於中山大學中山學術所舉辦之第一屆西子灣公法研討會上,將集結為論文集出版)
壹、問題意識
從我國大法官的解釋結果來看,似乎我國的憲法解釋,一直是在引進德國的學理,晚近則開始引進美國的學 ......(詳全文)
2005-04-10 01:00:0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