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「宇宙是道、自然是理、心是道場」是累世因果心法重要内涵之一(其他尚有累積靈魂說、空即混沌、混沌飽和說、修持步驟内容彈性化等)。
二、「宇宙是道、自然是理」即老子的道,乃各自然法則之總和,得從與宇宙、地球自然環境、萬物之對話中發現得到。
三、而「心是道場」,乃指人一切的念、慾望及煩惱,乃唯心所造,故「心,才是修持的道場」。
四、「心是道場」也是自我染污後心境的總稱;在「心是道場」之下的心境,又可分「唯我(一切任任,只在乎自已的自我)」「執我(仍有較多執著的白我)」「空我(放下很多執著的自我)」及「與本我同質(最好,心境如水,古井不生波)」等四個境界。
五、但在心是道場之上,尚有「心境如水,因果無礙(即諸世因果及今日之前的一切種種,均是過往)」「心非道場,無所不在」等境界。其中,心非道場,筆者正朝此努力中。
六、以上乃指自我、本我及累積靈魂之心境而言,但人之累積靈魂,即被創造自然法則,於今世與肉體(載具)結合在一起,肉體(載具)所感受到的痛苦,自會傳達至自我,故自我無法也無須認為此苦乃虚妄的,而應真實地「面對它、處理它及放下它」。
七、而這種真實地「面對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的過程,就是修持;一條持續、有耐心地、腳踏實地地、非常漫長的路。
《初悟》,請參下列連結 https://readmoo.com/book/2101191200001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