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黨主席蔡英文分身乏術,忙於黨務和選務,導致對楊秋興脫黨參選問題的輕忽和誤判,讓「秋菊之爭」從初選過程的嫌隙,逐漸擴大、蔓延致檯面上的「刨根砍骨」之鬥。而楊秋興陣營在評估國民黨黃昭順的聲勢疲弱,基本盤仍在可控的範圍,加以政壇、企業、宗教、地方勢力等有力人士的激勵、相挺,楊秋興終於站出來開記者會宣佈參選大高雄市長。
筆者認為,民進黨或許會把大高雄分裂的原因,怪罪於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的刻意挑撥、分化,但是,若不是大多數民進黨人相信「退出民進黨,就會提前走入政治死胡同」,以致初選獲勝者傲慢、自大,認為只要打出黨中央認證的正綠軍「旗幟」,地方選民就會自主性的勸退黨內競爭對手,因此,又何需勞駕自己跳進這道頭痛的整合難題漩渦呢?筆者認為,就是黨提名人仗著綠營傳統支持者,會自發性地操作「棄保效應」,殲滅初選落敗者,才演變成楊秋興「點將佈兵」,不惜與陳菊一戰的分裂選局。
其次,筆者認為,民進黨過於小看楊秋興的政治實力。九年的縣長任期,足夠組織、建立屬於自己的「人脈王國」,打破民進黨過去「脫黨參選,注定政治前途會很淒涼」的魔咒,楊秋興仰天長嘯一聲,絕對有許多的死忠追隨者「陪伴左右」,因此,民進黨只能怪自己輕忽大環境的變化。
楊秋興這顆「定時炸彈」,已然引爆,許添財若是隨後跟進,恐怕將會延伸更為不利的骨牌效應,不只是掃到南二都,更嚴重的將會波及民進黨北北中三都「日漸起色」的選情,使得「出走分裂」的內鬨危機,引起連動性的派系殺戮和黨權相爭的橫禍,進而讓蔡英文這位「救世主」,面臨被弱化、逼宮的殘酷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