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恰特草」不是茶 上癮過量要命!
外形如茶葉的「恰特草」究竟對人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? 一同來了解這新興毒品。
近來國內查獲有多起國際郵包,夾藏像茶葉的毒品依「恰特草」以躲避查緝。恰特草(學名Catha edulis),有「東非罌粟」之稱,又名「巧茶」、「阿拉伯茶」,是原產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的開花植物,曬乾後外形像茶葉,讓人誤以為吃了沒關係,卻不知吸食過量會致死。
恰特草內含第二級毒品卡西酮(Cathinone),對人體中樞神經具刺激作用,會產生欣快感與興奮感,變得多話、行為躁動、失眠、厭食、營養不良、憂鬱等,甚至會產生幻覺、具攻擊性、暴力自殘等失去理智行為,與安非他命所產生的效果類似,長期使用易成癮,對身體危害大,法務部已於今年將「恰特草」列為第二級毒品,食藥署也將其列為第二級管制藥品,確保民眾遠離毒害。
由於「恰特草」曬乾後外形像茶葉,民眾易被其植物外觀所騙,以為「天然ㄟ尚好」,但是植物類毒品的成癮性、健康危害性,絕不亞於化學毒品,食藥署提醒,對於來路不明的飲料或茶包,應勇於拒絕,年輕族群或經常出入娛樂場所的民眾,更要提高警覺,勿因一時好奇或受同儕影響而輕易試毒。想查詢更多毒品濫用及危害的相關資訊,可至「食藥署反毒資源專區」網站(網址: http://drug-prevention.fda.gov.tw/AntiPoison/List.aspx?code=6010&nodeID=374),也可撥打各縣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免付費專線:0800-770-885(請請您 幫幫我)諮詢。
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/藥物食品安全週報.108.5.24.第714期(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PublishOtherEpaperContent.aspx?ID=1249&chk=07afe05a-cfcb-429f-ac77-acfb857095a0&tID=2750)